“不过人山人海罢了。”
这个周末,在于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国内某头部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在朋友圈感叹。
(资料图片)
在其晒出的图片中,所在展台前参观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据主办方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相关人士透露,4月7日展会开幕当天,入场人数达6万人次,现场非常火爆。
据了解,此次国际储能展吸引了国内头部储能电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系统集成商、能源服务商、储能技术及设备供应商等参加。
作为稳定清洁能源发电波动、提高系统消纳能力的刚需,储能在我国正面临着迫切的需求。展会开幕式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称,“我国的储能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史玉波介绍,截至2023年1月,全国已有26个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约为71GW。
而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其中仅2022年新增装机就达到7.3GW/15.9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新型储能中,锂电池储能又是主流。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此次发布的数据,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比重达9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际储能峰会的火爆举办,正值国内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暴跌的特殊时点。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下降,带来锂电池储能的电池成本随之走低,将极大地刺激下游的装机需求,储能产业迎来了新的利好。
度电成本的降低,也意味着行业未来能够把重心放在锂电池储能的安全和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尤其是在行业火爆,新玩家不断进场的情况下,锂电储能的安全更需要高度重视。
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纷纷亮相
澎湃新闻记者从参展的一些电池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方面了解到,此次储能国际峰会有两大亮点,一是电池企业纷纷亮出了大容量的储能专用电芯,二是行业外的关注者较往年更多。
例如,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子公司蜂巢智储公开了叠片短刀L500型325Ah储能专用电芯,厚度仅21MM,比当前的280Ah储能电芯薄了2/3.据介绍,该款电芯将于今年下半年在蜂巢能源成都基地规模化量产。
对于此次推出的L500型325Ah储能专用电芯,蜂巢智储技术负责人表示,从电芯层面来看,传统的VDR储能电芯同质化严重,电芯厚,散热性差,形成系统后热量难以管理,还存在零部件多,体积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325Ah储能专用大电芯,在生产中应用飞叠技术,实现极片与隔膜完全复合,显著提升电芯安全性,经过针刺实验不起火,不冒烟,可实现电芯本征安全。”该蜂巢智储技术负责人说。
此外,远景动力发布了全新一代315Ah储能电芯产品。这款产品在尺寸不变的基础上,较其2021年其推出的305Ah储能专用电芯,能量密度再次提升11%,并实现单颗电芯一度电(1008Wh),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一天一次充放电可满足25年安全可靠运行要求,并使配当前市场主流储能系统方案。此外,电芯能够实现五年能效保持率高达95%以上,全生命周期衰减后容量始终保持在70%以上。
在此款电芯的正极材料上,远景动力通过优化材料表面颗粒配比、材料包覆技术,多元素均相掺杂技术,实现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双提升。负极材料上,远景动力通过降低材料表面锂耗,持续提升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延长电芯循环寿命。此外,通过高浸润电解液,电芯材料的稳定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锂离子储能电池,电芯容量范围从50—280Ah不等。此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曾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大容量电芯是储能专用电池的发展趋势,在保证电芯安全性的前提下,电芯单体容量越大,系统集成时使用的电芯数量和零部件数量能够相应减少,从而降低电池的成本。
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利好行业
根据本次峰会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在保守/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138.4GW,2023年-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60.3%。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此次峰会上表示,在政策优化、技术创新、市场完善的三重驱动下,储能产业链将日益成熟,储能商业模式将更加多元,储能应用场景将更加广阔。
而在另外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锂电池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下降,对储能下游的需求将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截至4月6日,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国产电池级碳酸锂(99.5%)报价21.5万元/吨,今年年内,碳酸锂价格累计跌幅已接近60%。
作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头部企业,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兼储能事业部总裁徐清清在近日接受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碳酸锂价格价格大降,首先带来的是储能系统成本的降低,刺激终端的安装和消费,这对整个行业非常利好。
徐清清进一步解释说,“碳酸锂是5、60万元/吨时,锂电池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成本大概是1元每瓦时(去年我国储能系统成本大约1.6元-1.9元每瓦时),电芯成本在系统成本中占比太高,导致了对储能行业的认知失衡。电芯是重要,但储能行业是一个系统,还有系统集成、运维等后续工程。”
徐清清认为,碳酸锂价格的回落也能够让行业达成基本共识,对于电化学储能而言,磷酸铁锂还将是一个长期路线,这也将使得储能电芯生产商的工作重心,从原材料的变更,转到专心提高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芯的技术路线上,也能够使得系统集成商和电芯企业在储能专用电芯上有更多的合作。
阳光电源另一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过去大家基本上都是追求最低的度电成本,在现在随着成本的回归,大家也将更加重视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
新玩家加速入场,储能安全再强调不为过
成本下降,让行业回归理性,加速赛道火爆,也让储能安全再次被强调。
“跟往年相比,这次展会行业外关注的人也特别多,”此次阳光电源的一位参展的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说,“非常像多年以前的光伏行业。”
就在上周,知名食品企业黑芝麻公告,公司拟将下属全资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业务转型为储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经营,并在江西南昌新建区投资35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形成8.9GWh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业规模。
“现在很多行业外的人都来做储能,但不知道质量安全能否有保障,”上述参展的阳光电源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对于锂电池储能,在业内最关心的还是安全。”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自2011年起,全球发生储能安全事故多达70多起。2022年,全球在不包括户储的情况下,也发生了17起储能事故。
此前,储能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案中指出,近年来,国内电池储能产业快速增长,但产品良莠不齐,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并网运行带来安全可靠性挑战。
而作为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相关负责人也对澎湃新闻等媒体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可能会有人去买电池,再买PCS(双向储能变流器),然后组合在一起。”该负责人说,“这里面的挑战很大,真的一把火烧掉以后,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阳光电源该负责人表示,从宏观方面来讲,储能系统实际是一个电站,是电力电子、电化学和电网支撑的技术融合。从细的分类来讲,这个系统中还包括电气设计,热管理管理设计等。因此储能安全包括了电芯本体安全,人身资产安全、并网安全,运维安全,消防安全等诸多方面。
据了解,在此次储能峰会上,阳光电源展示了其“干细胞电网技术”,这套系统技术可帮助储能系统提供惯量支撑、提升系统强度、快速恢复电网、提高辅助收益等,助力电网运行更稳定、更柔性,从“静”的方面守护储能安全。
而曾毓群则进一步呼吁,未来要参照核电级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为依据的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重大项目招标条件,引导电池储能迈向以“核电级安全”为标杆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